8月15日,澳大利亚选手凯莉·惠勒在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中。新华社记者李钢摄
8月14日,美国队球员科比·布莱恩特在比赛中传球。当日,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,美国队以92比69战胜希腊队。 新华社记者罗更前摄
8月16日,选手们在男子3000米障碍第一轮比赛中。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
2008年8月24日,北京“鸟巢”的奥运圣火在尺幅千里、画中有诗的情景中缓缓熄灭,16天的北京奥运,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惊喜,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与自豪。51枚金牌、21枚银牌、28枚铜牌的骄人战绩,证明了中国真正地步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,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。
奥运,是受人尊敬的战场。
奥运新闻报道,是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在奥运新闻摄影的中外擂台赛上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新华社组建的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,不负众望,屡战屡胜。
穿过岁月的尘封,从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,新华社便立青云之志,要与世界三大通讯社:美联社、路透社、法新社试比高。他们求贤若渴、招兵买马,开始沉潜厚积,刻苦训练,在世界各大赛事上不断地进行磨砺。7年的打造、7年的锤炼,锻造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。
出色的队伍、崇高的理想在北京奥运会上终于碰撞出灿烂的火花,融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,这种精神力量,成就了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巨大成功。
开幕式第一张照片比外通社快2分17秒。
第一张夺金照片于8月9日10时54分08秒签发,比路透社快1分19秒,比法新社快1分32秒,比美联社快5分15秒。
开幕式第一天发中英文图片稿3000多张。
最多一天发图片稿4300张。
90%以上的夺金照片由新华社向世界首发。
奥运会期间,总发稿量达5万余张。
追源溯流,用精神陶冶自己的心智、用科技训练自己的思维,这是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秘诀。
(CCN传媒图片网 柯兰)
(文章来源:人民摄影报)